找到相关内容1101篇,用时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教与人生宇宙

    如果说它是指现代心理学上所说的大脑皮层或医学上所讲的血循环中枢,那就完全错了。何以故?因为这些都是从机械唯物的观点来看待的。机械的物质非常僵化、呆板死硬,怎么能与非常灵活多变、妙用无滞的心理状态相契合...

    唐仲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01661434.html
  • 华严讲要

    智慧来开发,你跳出一个思维的路子,不走我们常识思维的路子,这对我们的思惟、大脑的开发会有好处。  这是一个,互入,万事万物都是互相渗透的,相摄入的,我摄入到你哪里去,你摄入到我这里进来,叫做你中有我,...

    吴立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20161544.html
  • 真理符合论与虚无的发现——兼论中西哲学走向诗学的原因

    我们应该记得莱兰特的故事,他用望远镜搜索天空,希望能找到上帝,但没有找到;又想用显微镜来考察大脑,希望能找到灵魂,结果也没有找到……迷信灵魂与迷信巫术毫无区别……所谓灵魂,只是物质构造中较为精细的部分…...

    刘成纪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31761626.html
  • 研究生读佛笔记

    这种观照方式很有道理,但是,这样就能说明他的这种观照方式就一定是真理吗,就一定是颠扑不破的吗?难道就没有任何问题吗?我看不能这么快就肯定吧。所以我坚持要用自己的大脑来思考,不盲从人家的观点,不轻信人家的...

    北邙山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52661751.html
  • 人类心灵与文明本性(1)

    离相为宗。悟性之所以让人觉得神秘,就是“离相”。以任何存在说明这个心理活动, 就不“离相”了。因为悟性是每个人都有的能力和经验,自身的体验比任何语言描述都真实。悟性的生理基础的揭示仍有待于大脑科学的...过去和未来的对称和依存性。西方拼音文字发音是单向的,而因果性正依赖于时间的单向性。印度文字为何如此拼音,这些文字的差别如何影响人类的大脑,这需要专业人士来回答。但我们可以相信文字的差别形成了思维方式的...

    袁 学 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62061810.html
  • 正信偈真髓·正信偈讲赞(2)

    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为人解说“行信”时,突然有人问道:“既然佛是无条件的救度,为何要有行信呢?”这种不经大脑的问题,令人无言以对。  就因是无条件的救助故,如来方用尽种种苦心,成就了“行”和“信”。“无...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62361813.html
  • 妙华法师:《六祖坛经》的人生哲学意义题外别谈

    ,我想顺带讲一下学与问的关系。凡是经过自己深思熟虑,通过闻思修这个途径以后再提出来的问题就比较有深度、有力度。如果不经过自己的大脑,开口就问,比如看到梧桐树了说: “ 师父,这梧桐树为什么开花啊? ”...

    妙华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70162354.html
  • 五蕴心理学导论──佛家的觉醒和超越

    不知忧,以具体直觉认知为主,主动注意少,缺少比真伪更高级的意识。成人中只有白痴和损伤了大脑额叶者,有类似表现。  界之二、欲界。指受蕴平面。欲,本指感受情感世界。感受的产生,有两种依凭,一是内在的身心...

    惟海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92262479.html
  • 苏美多比丘著:四圣谛(四)

    了解而已。   若用现代的白话英语,内观是指「真正直觉」,这不是仅仅从构想而来,不再是「我想我知道」,或「噢!那好像是件合理的事,我能同意,我喜欢那样的观念」。那种了解仍是从大脑来的,然而,内观智慧却是...

    苏美多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333662633.html
  • 佛教的心理学

    小学读到大学,记住了很多东西,是怎么记下来的呢?如果按现代生物解释,认为是储藏在大脑里面了。佛教却认为我们生命的信息是储藏在阿赖耶识里面的,所以阿赖耶识又叫藏识。   阿赖耶识与前七识还有一个不同的...

    济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32463005.html